(*译注:该文为HPMOR连载期间由HPMOR读者创作的三次同人,已获作者 qbsmd 翻译授权)
简介:《理性之道》世界的延伸。包括一些应该出现但是没有在正文中出现的片段。这些片段对剧情或世界观毫无影响,但是回答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否则这些问题就不会再有答案了。
---------------------------
九月下旬,学生们基本上都适应了这奇怪的学校。
这个周末没有魁地奇,课外活动也还没开始。在周六,自然也不必担心有人试图去做作业。学生们总的来说,无聊。
“我最早记得的事就是我妈在怒吼”,罗恩继续说,“屋子里的小东西总是会消失,比如鞋啊、袜子啊,还有银质...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二部分:虚假信仰 - 一个有关科学和政治的寓言》
◇ 前言
每个想要拥有名誉身份或者担任圣职的人都必须支持其中一派阵营。[1]
—— 爱德华·吉本
◇ 一段历史
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分成蓝绿两个阵营。蓝绿两派在单挑、偷袭、群殴、暴动中自相残杀。
对于这两个相互敌对的阵营,普罗科匹厄斯评论道:“他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谁都有着毫无理由的敌意;这种敌意无法被时间冲淡,无法通过亲情、友情和婚姻消解,就连那些互为兄...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一部分:可以预见的错误 - 可获得性》
可获得性启发是指,人们根据回忆起具体事例的难易程度,来判断该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可能性。
里切特斯汀,斯洛维斯,费施霍夫,莱曼和康博斯曾在1978年进行过一项著名研究,名为《致命事件频率判断》[1],旨在研究人们在量化危险的严重程度或是判断危险发生频率时的误差。实验对象认为意外事故与疾病的致死率相近,故意杀人是比自杀更常见的致死原因。但事实上,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意外事故的16倍之多,自杀的发生频率是他杀的两倍。
一个解释...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一部分:可以预见的错误 - 繁琐的细节》
试图赋予一原本枯燥而不可信的叙述以艺术真实性,仅仅需要确凿的细节……
—— 呸呸,出自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音乐剧《天皇》[1]
---------------------
合取谬误是指人类估计概率P(A,B)[A,B两事同时发生的...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一部分:可以预见的错误 - 何谓偏见》
偏见是我们获得真理的某种障碍。(它作为“障碍”的特性正源于我们对真理的追求。)然而,有许多障碍并不是“偏见”。
如果我们首先问“偏见是什么”,则问错了顺序。俗话说,“有四十种疯狂,但只有一种常识。”真理是一个狭窄的目标,是所有构想中的一小片。“她爱我,她不爱我”是一个二元问题,但E=mc^2是方程空间中的一个小点,就像所有彩票里那张中奖的那张一样。错误不是特殊情况;成功才是,先验的成功概率太低,以至于需要一个解释。
我...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原因,目前hpmor的在线阅读版无法正常补章,修订后的版本也无法发布
目前读者报错的错字和标点修订只能在下载版电子书内完成,线上版可能只能等搞清楚lft的屏蔽机制之后才能修改了……
翻译组正在考虑是否要搬家,目前暂定是在AO3,大家有其它推荐的话也可以告诉我们!
十分感谢!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四部分:神秘的答案- 虚假的解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物理系的教授,有一天,他把学生们找进教室,给他们展示了一块方形大金属板,旁边是一个暖炉。学生们把手放在金属板上,发现朝着暖炉的一面比较冷,而远离暖炉的那面却是热的。导师问他们,你们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学生猜是热传导,有的学生猜金属板有奇怪的物理特性。他们想了很多有创造性的解释,却没有一个人屈尊说“我不知道”或者“这不可能啊”。
答案是,在学生们进屋之前,导师把金属板翻了个面。[1]
仔细想想那些磕磕巴巴的学生...
《理性:从人工智能到僵尸 - 地图与真实的土地 - 第二部分:虚假信念- 贝叶斯之道》
有些人对事物的预期和他们自以为秉承的信念背道而驰。你可以拿这种人找找乐子。
我曾经在一个晚宴上试图向一个男人解释我是干什么的。
当他说“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可能实现,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创造灵魂”的时候,我灵机一动,立刻回应他说,“你的意思是,如果我能做出个 AI,就能证明你的信仰是假的吗?”
“啥?”
“这么说吧,如果你的信仰预言我不可能做的出 AI,那么,如果我做了个 AI,你的信仰就被证伪了。要么你的信仰允许我有可能做出 AI,要么...